时事评论

【香港大公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选举法制体系

来源: 作者:王宇汛 叶海波 日期:2022-05-27点击:

「爱国者治理」是现代政治的通行法则。基本法授权香港特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香港主要通过选举机制遴选包括行政长官、立法会议员等在内的治港者。针对香港回归二十余年来「爱国者治港」原则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央从国家层面立法,完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机制和选举制度,形成了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法制体系和核心机制。具体而言,除了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外,香港还特别以选举为重点,从资格确认、候选人提名、选举、任职资格剥夺等多个环节确立了相关机制,构成通过选举落地「爱国者治港」的法制体系。

资审会起「守前门」关键作用

在候选人资格方面,香港设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由行政长官委任7位爱国爱港人士担任,包括一名主席,三名官守成员和三名非官守成员。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协助审查并确认选举委员会候选人、行政长官候选人和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须确保候选人资格符合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等的规定。作为「守前门」机制,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相当关键。

根据规定,候选人资格审查遵循多个程序和原则,获得特别的法制保障。首先,候选人资格审查必须依据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和关于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以及香港特区本地有关法律的规定。

其次,从程序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应当根据香港特区国安委关于候选人是否符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作出的审查意见书作出候选人资格确认,而香港特区国安委应根据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维护国家安全部门的审查情况作出审查意见书。

再次,中央委派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列席香港特区国安委的会议,就其履行职责相关事务提供意见,包括就候选人出具审查意见书。香港国安委在候选人资格审查中实际扮演决定性角色。

最后,无论是香港特区国安委的决定,还是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根据国安委意见做出的决定,均不得提起诉讼。

在候选人提名方面,香港完善选举委员会,扩容赋权,由1200人增加至1500人,设立五个界别完善结构,增加赋权提名部分候选人。具体而言,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不少于188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且五个界别中每个界别参与提名的委员须不少于15名;选举委员会选举的立法会议员候选人须获得不少于10名、不多于20名选举委员会委员的提名,且每个界别参与提名的委员不少于2名、不多于4名;功能团体选举的立法会议员候选人须获得所在界别不少于10个、不多于20个选民和选举委员会每个界别不少于2名、不多于4名委员的提名;地区直选的立法会议员候选人须获得所在选区不少于100个、不多于200个选民和选举委员会每个界别不少于2名、不多于4名委员的提名。选举委员会由五个界别组成,其中第五界别300人,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组成。这些委员是坚定的爱国者,候选人必须获得这个界别若干委员的提名,进一步确保候选人的政治忠诚。另外,选举委员会也在选举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和立法会90名议员中的40个席位。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不难发现,从候选人资格确认、候选人提名和选举产生人选等多个环节,香港新选举法制均建立了相关机制,这些机制环环相扣,形成确保「爱国者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即先成立国安委主责国家安全事务,再在香港特区成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把关选举委员会候选人的资格,进而由选举委员会参与提名候选人,并经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后选举产生人选。若相关人选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便即时丧失该职位。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制和选举制度的完善,促使香港由乱到治,香港正在进入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在香港特区管治架构中,有权有责的人首先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选举法制的首要职责和功能就是遴选「爱国者」作为主体治理香港。香港由治及兴也要求这些治港者不但忠于国家和香港,更要具备治理香港的才能,香港选举法制也必须服务于这个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分别为深圳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评论来源:《香港大公报》2022年05月27日,第A21版法政新思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电话:0755-26733093

传真:0755-26733054

邮箱:cbl@szu.edu.cn


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公众号